旅館除了睡覺、休息,現在還可以買米、買書、看電影!90年以上歲數的彰化溪州成功旅社,50年代因台糖總公司遷到溪州,風光一時,還曾在電影《沙河悲歌》亮相,但糖廠沒落後廢棄了30年;3年前,一群熱愛鄉土的年輕人和農民組成「我愛溪州」工作團隊,整修成功旅社,展出當地老照片、辦影展,今年更改造成「農用書店」,販售農業書籍,以及當地「尚水米」,2樓展出老家具和農業用品,4月20日正式開幕,堪稱溪州市區「尚水」的所在。
近百年旅社,有書有米有文化
「斗指癸為穀雨,言雨生百穀也,時必雨下降,百穀滋長之意。」
開幕當天是24節氣的「穀雨」,農人播種後,期盼老天能降下雨水,滋潤幼苗,在彰化溪州也下了一場洋溢著書香、稻香、以及木頭香味的雨,「這裡承載了溪州的歷史、文化,之後就是農村願景理想的交流基地。」溪州子弟、著名詩人吳晟,為新開幕的「溪州成功旅社農用書店」,下了這個註腳。
溪州位處彰化最南邊,隔著濁水溪和西螺遙遙相望,這條母親之河孕育出百年「濁水米」,2011年卻爆發中科四期(二林園區)搶水風波,溪州農民和年輕人不惜坐在怪手前以身抗爭,引水工程暫停後,他們組成「我愛溪州」社團,進行社區營造,說服農民轉種無農藥、化肥的稻米、梨子,成功旅社則是他們第一個直販所。
從溪州客運站牌往回眺望,暗紅的四個大字「成功旅社」立即占領視線,喀喀的木頭地板聲,和寫著「40元/人」的泛黃紙張,仿佛置身50年代,不過木櫃上擺放的「尚水米」,又將時光拉回現代。
「發現」成功旅社的溪州鄉公所秘書、「我愛溪州」成員吳音寧表示,一開始只是為了市場更新到街上調查,意外看見隱身在市區的成功旅社,雖然密閉,但感覺很有歷史味道,打聽之下才驚覺原來有近百年歷史,「當時就想能不能好好使用它」,熱情的屋主陳義順也願意放手一試。2011年,「成功旅社百看溪州」老照片開展,荒廢了30年的旅社重新迎來客人。
辦講座、沙龍,營造鄉村文化氣息
照片展獲得地方一片好評,屋主慷慨無償出借兩年,「我愛溪州」團隊於是大膽嘗試,修復部分結構、重新上漆,將成功旅社改造成農用書店,2樓房間大花布配上木造床架、茶几上放著轉盤電話,半鏤空牆面露出竹子、泥土,重現古早風味;1樓販售「溪州尚水農產公司」的米,還有50多種農業相關書籍、二手書, 以及當地詩人吳晟、吳音寧的著作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